皇上,还记得我吗?我就是1999年那个Linux伊甸园啊-----24小时滚动更新开源资讯,全年无休!

浏览器user-agent简史

作者 Aaron Andersen     ,译者 薛命灯

很多人都知道浏览器的user-agent字符串,服务器端通过这个字符串进行客户端的浏览器、操作系统、加密等级、浏览器语言、渲染引擎和版本信息的识别。从1993年NCSA发布首款浏览器Mosaic以来,这个字符串经历了纷繁复杂的变化,以下是user-agent字符串的演变简史。

1993年,NCSA公司发布了首款浏览器Mosaic,使用“NCSA_Mosaic/2.0(Windows 3.1)”作为user-agent字符串。

后来Mozilla浏览器问世,“Mozilla”意即“Mosaic Killer”,意思是要成为Mosaic浏览器的终结者。Mosaic自然不太高兴,于是Mozilla就把名字改成Netscape,并把user-agent改为“Mozilla/1.0(Win 3.1)”。那个时候frame标签很流行,Netscape支持frame,但Mosaic不支持,于是出现了“用户代理嗅探”,如果字符串中带有“Mozilla”字样,服务器就发送frame给浏览器,否则就不发送。Netscape还开起了微软的玩笑,笑称Windows是“缺少调试的设备驱动器”,微软很生气,于是开发了自己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,希望能够成为“Netscape Killer”。

IE也支持frame,但它的user-agent字符串中没有包含“Mozilla”,所以服务器不会发送frame给IE。微软没有太大耐心,他们就想着怎样才能尽快让服务器也能向IE发送frame,于是他们把IE声明为与“Mozilla兼容”的浏览器,并使用了“Mozilla/1.22(compatible;MSIE 2.0;Windows 95)”的字符串。这样,IE就能够收到frame,微软现在开心了,但其他人却一头雾水。微软将IE捆绑在Windows上销售,销量比Netscape要好得多,于是第一场浏览器大战爆发了。

Netscape在这场大战中落败,不过经过了一场浴火重生,变成了Mozilla。Mozilla开发了Gecko渲染引擎,并把user-agent改为“Mozilla/5.0 (Windows; U; Windows NT 5.0; en-US; rv:1.1) Gecko/20020826”。

再后来,Mozilla变成Firefox,并把user-agent改为“Mozilla/5.0 (Windows; U; Windows NT 5.1; sv-SE; rv:1.7.5) Gecko/20041108 Firefox/1.0”。Gecko开始多元化发展,其他浏览器也开始使用它的代码,并使用了“Mozilla/5.0 (Macintosh; U; PPC Mac OS X Mach-O; en-US; rv:1.7.2) Gecko/20040825 Comino/0.8.1”这样的字符串,还有一个是“Mozilla/5.0 (Windows; U; Windows NT 5.1; de; rv:1.8.1.8) Gecko/20071008 SeaMonkey/1.0”,它们都想把自己伪装成Mozilla。

Gecko越来越好,但IE没有,于是出现了新一轮的用户代理嗅探,声称自己使用了Gecko内核的浏览器总能收到更好的HTML代码,但其他浏览器就没这么好的待遇。

Linux的拥护者感到很伤心,因为他们开发了Konqueror,它使用了KHTML引擎,他们认为它比Gecko好。可惜的是,它不是Gecko,所以收不到好的页面。于是Konqueror开始佯装“Gecko”,使用了“Mozilla/5.0 (compatible; Konqueror/3.2; FreeBSD) (KHTML, like Gecko)”作为user-agent字符串。

然后Opera也来凑热闹了,它宣称”我们应该让用户来决定使用哪个字符串“,于是Opera增加了一个菜单项,为用户提供多个选择:“Mozilla/4.0 (compatible; MSIE 6.0; Windows NT 5.1; en) Opera 9.51”、“Mozilla/5.0 (Windows NT 6.0; U; en; rv:1.81.) Gecko/20061208 Firefox/2.0.0 Opera 9.51”、“Opera/9.51 (Windows NT 5.1; U; en)”。

苹果开发了Safari浏览器,以KHTML为基础,添加了很多新特性,并创建了一个分支,叫作WebKit。为了能够获得KHTML页面,Safari称自己为“Mozilla/5.0 (Macintosh; U; PPC Mac OS X; de-de) AppleWebKit/85.7 (KHTML, like Gecko) Safari/85.5”。

经历了惨败,IE再次回归,这次它把字符串改为”Mozilla/4.0 (compatible; MSIE 8.0; Windows NT 6.0)”,这样就能够接收到好的页面。

谷歌后来开发了Chrome浏览器,它使用了WebKit,有点像Safari。为了获得Safari那样的页面,它佯装自己是Safari,于是使用了字符串“Mozilla/5.0 (Windows; U; Windows NT 5.1; en-US) AppleWebKit/525.13 (KHTML, like Gecko) Chrome/0.2.149.27 Safari/525.13”。

user-agent字符串变得越来越复杂,也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,只因为各个浏览器在争相“佯装”对方。

查看原文History of the browser user-agent string

转自 http://www.infoq.com/cn/news/2017/12/Brief-history-browser-user-ag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