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尔·盖茨:没有人能漠视他的存在

来源:cnbeta 作者:cnbeta
  

他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,他开创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软件帝国,他就是比尔·盖茨.请允许我用这样俗套的语句介绍他——因为即使当他即将离开微软的时候,我们也很难给一个公正的盖棺定论.
    难道不是吗?还记得2007年4月20日,发生在北京大学的那一幕吗?比尔·盖茨正站在演讲台前,突然一位示威者冲上台去,手举标语,高喊口号.在他手上的标语上清晰地写着这样一行字“Free software Open Source”.台下,几处响起了叫好之声.

    但敢问一句,北大的师生真的“反对”比尔·盖茨吗?那倒也不是.听一下他们对比尔·盖茨的提问就知道了,语气中透露更多的是一种景仰和佩服.

    即使身为天之骄子的北大师生尚且难以对比尔·盖茨达成一致的评价,又何况我等碌碌众人呢?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比尔·盖茨.

    在微软竞争对手的眼里,比尔·盖茨也许是一个“恐怖”的象征——网景、苹果的惨痛经历让它们时刻警醒;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眼里,比尔·盖茨也许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——毕竟白手起家能达到这样一个高度是非常罕见的;在中国所有学生眼里,比尔·盖茨是一个无人可以企及的传奇——辍学32年之后重新拿到哈佛学位,这岂是常人可以做到的……

    比尔·盖茨之所以难懂,是因为他不是一个人.

    姜奇平说,比尔·盖茨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期的过渡标志.他的背后是人类社会一个转型期的重大变革.

    盖茨是少数较早意识到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不同的先知先觉者.盖茨多次指出亚当·斯密分工创造财富的工业化理论的不当之处,认识到网络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之处,例如边际成本递减而边际收益递增等.而这也为微软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石.但是,当信息社会进一步向单机时代向网络时代过渡的时候,盖茨却落在了后面.正如姜奇平所说,“近六年来,互联网前沿几乎所有的引领力量,都不是出自微软;而微软想引领的东西,一个也没有被证明是真正的方向”.讨论 Google等网络新贵,又难免会联系到盖茨的挫折.处在信息化时代大潮中,却要公正评价大潮中的弄潮儿,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……

    倪光南说,我反对的是垄断而非微软——但无论是“垄断”还是“微软”都和盖茨脱不了干系,因为前者是他用行动促成的,后者则是他一手缔造的、

    而由于中国独特的国情,身兼“垄断”与“微软”双重形象代言人的盖茨自然会受到“特殊的对待”.当我们谈及求伯君等中国软件传奇人物的时候,总不免会谈及盖茨——因为他一手终结了中国通用软件行业曾经的辉煌;当我们在听到美国国会对于中国巨额顺差的指责时,总不免会想到盖茨——因为他让我们体会到不公正的国际贸易现状.出于对国家处境的一种“义愤”,我们难免会把盖茨本人当作指责的目标.在这种情况下,盖茨究竟说了什么,做了什么已经不重要.即使他从微软离职了,一些素质不佳的人在谈及关于“垄断”或者“微软”的不快经历时,也许还会“问候一下”他家的女性亲眷……

    新任首富卡洛斯·斯利姆用行动说,他也会热心慈善——但是,他不会理解盖茨热衷慈善的背后,是美国企业家一项历时悠久的传统……

    还记得洛克菲勒吗?他开创的不仅是一个延续至今的财富神话,也是美国企业家热衷慈善的传统.而盖茨则把这一传统发挥到了极致.美国完善的法律制度、稳定的社会体系让他不用去担心财富的原罪;前辈企业家投身慈善的经验,使得他自然而然地懂得用基金会的方式运作慈善资金.但是,在中国这可能吗?看过吴晓波的《大败局》吗?当无数中国民营企业家为财富的“原罪”痛苦不已的时候,他们又怎么可能因为慈善事业而“露财”呢?再加之中国慈善体制的不规范,慈善家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富翁而言,依旧是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头衔……

    也许这个时代的人们永远都无法给比尔·盖茨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评价.但是,不管你是爱他,还是恨他,你都无法漠视他——这或许就是比尔·盖茨的魅力.

(责任编辑:A6)


时间:2007-08-10 10:28 来源:cnbeta 作者:cnbeta 原文链接

好文,顶一下
(0)
0%
文章真差,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把开源带在你的身边-精美linux小纪念品
无觅相关文章插件,快速提升流量